SUMMARY
在臨床同理技巧中包含了
- 辨識病人需要同理的時機
- 確認病人的感受及想法
- 給予病人適當回應與支持
- 確認/追蹤病人獲得回應與支持
然而職能治療師於臨床常因為過於繁忙,因此難以實行。而實習生則會因為多種因素而無法做到,包含在學期間鮮少完整系統性同理心/技巧課程及模擬演練機會、實習或就職期間同樣缺乏相關課程、臨床任務繁忙、時間有限。
然而同理心在臨床中確是相當重要的技能之一,為了改善此現狀所以發展同理技巧介入模式eiPOT,並進行驗證。
eiPOT包含了團體教學(講解同理心改念、價值及如何執行)、角色扮演同理心技巧驗鍊與反思/討論、臨床任務執行(透過ECCS評分作為短期成效)及同理心技巧回饋。
最後再透過OSCE分數做為長期成效
REFLECTION
不管是在學校或在臨床實習時確實都接少有提到同理心,但大家也都明白同理心的重要,可能很常聽到提醒說要同理,但卻也沒說過應該如何去過。看到教授的主題讓我很喜歡,把重要的東西又重新喚起的感覺,如果順利的話希望自己未來也能參與eiPOT。研究計畫中也條列出臨床同理技巧的內容,也讓我有所獲益。這篇論文目前看都能夠理解,也覺得很有趣~
Q&A
Q:如何去設定和為主要成效、合為次要成效呢?
A:在設定主要與次要成效時可以根據什麼是最直接與最清楚的去設定,例如同理心介入 的論文中,主要成效是透過評估工具及考官的評分,這相對於病人及SP來說,會更為直接、清楚。
0 comments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