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務與進展
本週進度:
1.COT(主要任務)
(1)培訓coding:第三份(已交出,尚未檢查一致性) →粗估共花約7-8小時完成
(2)培訓coding:第四份 (尚需整份檢查一遍,預計先將OSCE coding完成後再繼續進行) →目前粗估已花費約5小時完成
- 需檢查項目: 3-6、3-8、5-1、5-2、5-7、5-18、5-19、6-2、6-9、7-4、7-5、7-6、7-7
(3)修正培訓coding:第一份、第二份(已完成,尚須與學姊討論)
(4)OSCE coding(尚未完成,期限9/23)
- 對於上周仍較模糊的項目有較清晰,如向度五與向度二的區別、3-09及3-10在病人主動表示了解後仍需要執行,確保病人表示了解並非僅是因為口頭禪、6-09只要有稍作暫停即算有做到,以及向度七是針對之後治療計畫的討論或說明,與衛教不同等等。
- 收到學姊對於前兩分培訓的檢查結果,發現自己有幾個項目容易漏掉,如4-3、向度五、2-8等等,其餘部分沒有太大問題,訂正後仍有鮮少的問題會與學姊約時間討論。
- 目前已快完成第四份培訓,此次培訓為獨立完成,中間不會與學姊討論再繼續修改(最後仍會接給學姊檢查),且在最後要進入到評分及回饋單的部分。
- 開始進行OSCE的coding
2.協助查詢個案資料
- 一位(尚未完成)
3.校正逐字稿
- OSCE(110-09-11-A)(已完成)
錯誤率約25%
5%治療師接收資訊後的簡短回應"嗯""哦",逐字稿公司未全部打出來。
15%治療師不小心中斷病人話題時,兩人說話的次序較複雜,但逐字稿公司會直接省略,使逐字稿看不出有中斷的狀況。
5%更正錯別字或未聽清楚的詞,如"副木" 等。
4.教授問的問題
- 溝通技巧對職能治療過程中的影響程度(期限9/27)
5.繳押金、領紅卡(已完成)
下週進度:
完成本週尚未完成之事、精神實習生會談逐字稿校正
心得與困難
1.coding時遇到的困難有時仍會漏評:即使大部分的地方都有評到,但仍然會有少數沒注意到的地方,正在摸索是否有更有效率及有效過的檢查方式。之後也與怡晴學姊或其他負責coding的學姊討論。
有時仍會漏評:即使大部分的地方都有評到,但仍然會有少數沒注意到的地方,正在摸索是否有更有效率及有效過的檢查方式。之後也與怡晴學姊或其他負責coding的學姊討論。
9/22更→
- 函恩學姊以前在coding時會一邊參考評分表,檢查是否有漏掉的項目,同時已完成評分的項目便不須再標註。
- 另外若是不斷出現的可改善之處,不會每個都標註,約標註3、4個後在回饋時寫"通篇頻繁出現ooo,建議......",因為標註其可改善之處除了評分外主要是要找出其問題再給予建議。
由於詢問函恩學姊時已幾乎完成全篇的coding,因此無法嘗試學姊一邊coding一邊用評分表檢查的方法,再加上自己仍在培訓中,仍會遇到"已標註超過三次不須再繼續標註""但卻因為不確定是否真的為該項目",而仍想標註下來,在最後與學姊討論,以確保自己對項目定義正確無誤的情況。因此目前改採用全篇自己coding後再對照評分表,將有漏掉或疑似忽略掉的項目寫下,再進行第二次的coding。
2.coding時的心得
昨天開始coding第四份培訓,這份的病人除脊隨損傷也伴有癌症,第一天的會談就出現了許多次的同理議題,甚至聽到病人哽咽的聲音。而實習生將同理向度中幾乎所有的技巧都用上了,讓我非常的佩服。這份coding應該會讓我印象非常深刻,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學習的一份。例如:
- 當病人哽咽或感到不適時,實習生未過於慌張,而能具體說出病人的感受並不斷表達了解及合理化其想法,實習生擁有的經驗不多,幾乎(約90%)都無法給予太多具體的建議,但仍可以很好的同理對方,讓對方感到比較舒服。(向度五)
- 病人經常提出問題或看法,實習生亦能針對其言行給予回應或建議,此外也將注意力放在病人身上,抱持著關心病人的想法,在一邊評估的過程中,也一邊觀察病人的需求及舒適度。(3-13、2-12、2-13、2-15)
3.其他
本周二開始出現喉嚨痛症狀,吃消炎藥與喉糖皆沒效果,且一天比一天還痛QQ,只好先取消星期五的疫苗預約,預計之後預約看看殘劑或下一輪。 前天看過醫生,說是感冒或胃食道逆流引起,但不需要去快篩,除非真的非常不放心,希望連假好好休息之後能盡快好起來,不然吞口水、喝水、吃飯、講話都痛,也因此睡不好,更容易煩躁...
0 comments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