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務與進展
💁本週進度:
1.COT(主要任務)
(1)討論培訓coding:第一份、第二份(已完成)
→討論之內容記錄於0923 coding討論中
(2)OSCE coding(已交出, 9/28 10:00 與柔潔學姊討論)
(3)培訓coding:第四份(預計9/27交出)
- 需檢查: 3-6、3-8、5-1、5-2、5-7、5-18、5-19、6-2、6-9、7-4、7-5、7-6、7-7
2.協助查詢個案資料
- 2位(已完成)
3.教授問的問題
- 溝通技巧對職能治療過程中的影響程度(已完成)
4.協助其他研究
(1)衛教討論(已完成)
討論之內容如下:
- 用詞宜更清楚與明確
為了使個案/家屬透過了解自身疾病(中風),進而更有效的對抗它,衛教中應傳遞相關正確知識。
中風知識之衛教評估依照中風的進程,分成五大主題:原因與病理資訊、徵兆與處置、症狀與治療、預後狀況與職能治療介入、社會福利資源。其中,本評估僅聚焦於「中風疾病」的衛教。
與治療、評估重疊的部分,將不採納,例如:中風後造成之失能與生活不便,由ADL評估。
可改為
為了使個案/家屬透過了解自身疾病,進而更有效的對抗它,衛教中應傳遞相關正確知識。
其中,本評估僅聚焦於「中風疾病」的衛教。
中風知識之衛教評估依照中風的進程,分成五大主題:原因與病理資訊、徵兆與處置、症狀與治療、預後狀況與職能治療介入、社會福利資源。
與治療、評估重疊的部分,將不採納,例如:中風後造成之失能與生活不便,由ADL評估。
- 有的項目合併,如預後狀況、後遺症、限制,可改為"預後狀況(含後遺症、限制...)"
- 點選的標題可在思考,原為"主動詳細說明""與個案確認即可""無關"等,可更明確分為"主動""被動""詳細""簡略""確認後請其向其他專業任原諮詢"等。
- "黃金復原期之重要性"在三個時期中階應該出現。
討論之內容如下:
- 用詞宜更清楚與明確
- 說明應更清楚,如勾選的原因為何?材質與其他是希望填寫何內容?
- 可補充的內容:進食(筷子)、盥洗(刮鬍子)、洗澡(各個動作、洗頭、洗身體)
- 圖片可選擇更清楚易懂的,如洗手乳、馬桶按鈕
- 上廁所可使用實際馬桶模擬,不須用椅子
- 因為要測得為"能力",而非"表現",因此有的項目可能需分開測,如上廁所(抽式衛生紙/捲筒衛生紙),同理行走(助行器/四腳拐)、洗手(洗手乳/肥皂)
5.打疫苗(已完成)(9/24疫苗假)
💁下週進度:
1.COT(主要任務)
(1)OSCE coding與評分(已交出, 9/28 10:00 與柔潔學姊討論)
(2)培訓coding:第四份(預計9/27交出)
- 需檢查: 3-6、3-8、5-1、5-2、5-7、5-18、5-19、6-2、6-9、7-4、7-5、7-6、7-7
(3)培訓評分與回饋:第一份、第二份(預計10/6前完成)
(4)紀錄評估注意事項與流程(預計10/8前完成)
2.精神實習生會談逐字稿校正(預計9/28、29收到)
與教授討論
☝溝通技巧對職能治療過程中的影響程度
1.決策
- 以個案為中心:應從個案的角度,且專業人員認為其需要的幫助不見得是病人真正想要得到的幫助。
- 主述的了解(目標、需求、重視)(接收)+專業判斷(如何開始、可不可行)=好的決策(表達、主導會談、同理、形成共識)
2.成效
- 醫從度(建立關係、同理)
- 傳遞資訊,如衛教(表達、主導會談)
3.安全性
- 傳遞資訊,如衛教(表達、主導會談)
現今V.S.理想
- 關係建立不足、接收與表達有誤--->導致不了解個案想法、不夠以個案為中心--->少有形成共識的過程,缺少個案意見--->治療症狀、非全人
- 表達不清楚--->家屬能做的不多、或理解錯誤造成受傷
教授回饋
- 想要了解臨床現況是困難的,需透過調查,而需要了解到多精準則因人而異(我不需了解太精準)
- 可以透過詢問同儕、看醫生時的經驗來觀察臨床現況
✌COT培訓進度
較預期緩慢,花費時間多,之後要加快進度,並主動跟學姊約討論!
可將評估的注意事項及流程具體紀錄下來,之後就照著流程做,也可隨時調整。
0 comments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