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/1研究助理第八天(9/7更新)

   任務與進展

(今日)培訓coding:一二八、跟學姊討論、培訓coding:一二三四八、OSCE

(明日)培訓coding:一二三四八、閱讀研究計畫:發展與驗證職能治療實習學生醫病溝通OSCE

心得與困難

今天參加了溝通技巧與同理心的OSCE,收穫很多也找到自己很多不足的地方
  • 需在短時間內抓住重點,且過程中要記得自己的目的,不要被帶跑,也要更朝目的聚焦。
  • 時間的掌控,且當有時間限制時需要先全部項目都先評估完成,再去討論更詳細的東西。
  • 還有一些地方是實習或在學校學的時候沒學好,包含1.AAFO是功能性的,剛開始需要2小時休息一次,但之後就能慢慢增加時間;如果是PAFO擺位用的,就可以配合翻身的時間拿下來休息。2.MoCA的分數低於26分並不代表是MCI,也有AD的可能,是需要再進一步確認的,在給結果之前要小心。
  • 確認病史時須更完整的了解其動作、ADL的能力,過去病史也要再問得更加詳細清楚,包含當時出院後對其工作上的影響、所做的調整
  • 與家屬說明評估結果時可以更詳細的說明每個項目,同時說明個案好的地方給予支持、說明不夠好的地方並且可能會造成什麼影響、日常可以如何去處理。
  • 當病人穿戴副木意願低時除了根據其在意的地方給予解決辦法,也再次強調穿戴副木的必要性。
  • 了解個案其他生理狀況,如吃、睡等,這些也同樣會影響到治療的狀況。
  • 根據個案未來的期望提供可能的調整或建議。
  • 在評估BI時,若個案有提及以前都能用患手(非慣用手)協助進食,記得不要忽略,可以針對患手的參與度給予回饋或建議。且若心中對於第一次評估結果有所懷疑也不要表現得太明顯。
  • 在給予個案購買輪椅或使用拐杖的建議前要注意時機點,可以先討論奇遇記重返工作的時間,並根據其進度的狀況,若之後真的有需要再建議購賣並討論接下來工作環境的問題。太早給予購買輪椅的建議可能也會造成病人很大的打擊。
  • 給予的居家治療活動可以再思考
其他想法需要再花一些時間消化~

9/7補 其他想法~
  1. 參與意願不高–身邊幾位朋友不是因為時間不行,就是單純不想參加,我想可能是因為OSCE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挑戰,且需要把自己的缺點弱點暴露出來的考試吧。雖然能夠理解,畢竟我也是猶豫了很久,最後還是教授推了我一把我才參加的,但仔細想其實也蠻可悲(?)的...就像教授說的,因為害怕缺點暴露而躲起來,就永遠無法進步。不知道未來這些教學與評量的東西都準備好後,會有多少人參與..?!
  2. 沒遇過的情境–OSCE中有出現一些在臨床沒遇過的情境,但那些情境並不是不可能出現,只是目前經驗少所以沒遇過。測驗完之後才發現原來參加OSCE也可以增加一點我的經驗,讓我為一些尚未遇過的情境做準備。
  3. 了解自己不足的"面向"–因為自己有讀過COT,所以測驗後能夠大概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能夠被分類到哪個向度,了解自己哪個面向比較弱。目前覺得自己最弱的應該是在主導會談,知道後對於之後要如何改進與加強會比較有方向。
  4. 缺乏學習環境–測驗後更加知道自己的不足,同時也加感受到自己很需要一個能繼續學習成長的環境,然而畢業後這樣的臨床環境卻很少,現在變得很資深的治療師們究竟是如何學習的呢?都是靠經驗的累積跟與同事討論嗎?
     另外我覺得這次OSCE除經驗外比較有受到一點點影響的地方有:
  1. 題目記不起來,會與前面的劇本搞混(但也可能是個人問題😓😓)
  2. 視訊稍微lag,偶爾會需要停下來等幾秒才看到SP的回應(心裡還想說SP是不是不理我😂)
Share:

Related Posts: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