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助理第八週 (10/19更新)

  任務與進展    

💁上週假日加班時數:2小時(校正逐字稿)

💁本週進度:

 1.COT(主要任務)

  • 嘗試不用音檔coding1 NP2-01(已完成)

  • 嘗試不用音檔coding2 NP2-05(已完成)

2.校對逐字稿

  • 210922(已完成)
→錯誤率約10%(錯字、漏字、聽錯的句子、模糊聽不清的句子)
  • 210928(已完成)
→錯誤率約05%(錯字、漏字、聽錯的句子)
  • 210930(已完成)
→錯誤率約05%(錯字、漏字、聽錯的句子)

3.幫忙

  • 給意見:衛教評分標準(已完成

⸙ 進度可參考 2021行事曆 與 COT培訓進度 ,將會持續更新。

💁下週進度:

 1.COT(主要任務)

  • 校正逐字稿、整理逐字稿錯誤處(預計10/18前完成)

  • 研究小工推薦的逐字稿校正方法

  • COT更新1、2(預計10/22前完成)

  • 培訓1234修正

心得與困難

1.COT(主要任務)

這週coding的主要任務為嘗試不聽音檔去做逐字稿的coding,不過原先認為可能有的效果(花費時間減少、評估者間一致性增加)似乎都沒有想像中好...?

經過實際嘗試及思考後可參考:逐字稿coding音檔+逐字稿CODING V.S.逐字稿CODING之比較與差異將逐字稿打得很詳細之後...,裡面有詳細的想法及實際例子似乎打破原先的想法,認為coding一定要搭配音檔才行了QQ

在蒐集實例及思考後,我發現確實,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並不只是字句的表達,逐字稿無法顯示的語調、表情等等所營造出來的氛圍正是治療師與病人當下正在感受的,如果我沒有感受到這些氛圍,我可能沒辦法真實的去根據他們的狀況做分析評估,會有種隔了一層紗、瞎子摸象的感覺...?

不知道之後討論後的決議會是什麼~但我想都會有各自的優缺點,希望後續一切順利~

2.衛教評分標準

給予宜瑄衛教評分標準之建議,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點:

(1)Br.stage 2、3之病人通常不會將目標設定為提升肌力,因此所舉例之內容可能需要修改

(2)評分標準不一致

(3)評分標準呈現之方式

針對(2)(3)的具體修改建議

(4)討論:衛教PT、OT差異的必要性與內容(未討論出具體結果,宜瑄會在與老師們討論,之後告訴我老師們的想法及決議為何)

3.其他

既喉嚨不舒服之後,雙手手掌(大小魚際肌)開始不時會出現刺刺的感覺了...😑再過幾天沒好,我可能要去看醫生檢查一下了,最近怎麼這麼多災多難QQ

Share:

Related Posts: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